首页 > 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>双体系:风险辨识与预防控制 这些坑你踩过吗?

双体系:风险辨识与预防控制 这些坑你踩过吗?

2020-05-19 15:08:02 栏目:行业动态 查看(349)

伪“专业”带来的隐患

我们见到一些指导性的风险辨识和隐患治理文章或者PPT,看上去都能够把所有的风险识别出来,预防控制措施编制准确,似乎应该就能把隐患控制治理,从此天下太平,真的那么简单吗?

千里之外能识别风险吗?

外行能真的识别专业细节吗?

事故的发生真的就那么简单吗?

误区一、辨识人员不专业

往往我们一说到过去的危险源辨识,现在称为风险识别,不过是组织一堆安全管理人员到办公室里分析分析,这样做对一些比较简单的触电之类风险识别还是基本可以满足,但是涉及到复杂的作业工艺,操作步骤,设备程序,化学品等,上面的辨识就几乎是玩笑了。

正如过去有官方说到的要将懂工艺设备管理的人充实到安全岗位,那真是有道理:

1、如果连工艺原理流程都不懂!!

2、连设备性能结构原理都不深入了解!!

3、连原材料在工艺环节中的变化都不知道!!

4、工艺设备的生产运行组织管理人员流程都不了解!!

如何去做作业活动风险识别?如何知道哪些操作细节、设备异常、原料的变化,以上的变化导致风险如果不懂操作,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人才能满足异常处置,如何编制出准确的紧急处置措施或者操作规程。

一些简单的机械触电类风险控制对工作经验阅历的要求稍低一点,但是在高危行业中,或者是企业中有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较多,如果在基层锻炼时间不足,没有真正的经历或者处理过险情事故,不熟悉设备工艺的操作或者没在操作岗位经历锻炼培训,那么辨识出来的风险多半也是纸上谈兵,好看不能用或者不好用。

双重机制要落实落地,安全人员必须到岗位到基层到班组到现场,向专业人员学习,向现场员工请教,与一线班长沟通,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员工班组长的丰富实践经验,将辨识工作做实做能用好用,风险辨识合不合理,风险的直接对象是谁,一定要心中有数,风险识别最重要的是一线员工班长技术人员参加掌握,才是目标和目的。

误区二、预防控制措施不准确

有了风险辨识就需要预防控制措施跟上,一般来说在具体的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,一般要遵循如下技术性原理。

(1)消除:(2)降低(3)冗余性(4)闭锁(5)能量屏障(6)距离防护(7)时间防护(8)薄弱环节(9)坚固性(10)个体防护(11)代替作业人员(12)警告和禁止

这12个控制措施中(除了个体防护和警告禁止)基本都是在设计建设施工中提前完成的,基本上是设备和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在负责,风险的超前预防正是在这里效果最好,本质安全的实施和实现也是这个环节最经济和科学。但是正是这个最重要的环节,安全配重和参与融合度最差,安全管理人员在本质安全工程中的作用变得很弱,原因很简单,在专业工程人员眼中,安全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业余,不专业,外行,不过是能提出几个标志牌,安全带,破损之类的小问题。

而要实施上述的10项工程技术防范措施,对于那些运行多年,国家也有比较完善的技术经验标准的设备工艺还好说点,只要我们的专业技术部门和工程师们敬业和勤于学习,加上领导重视,安全投入前期也满足生产经营需求,安全风险预防控制还是比较容易实现。

正是因为专业分工导致的专业深度问题,普遍的安全人员专业细节不足,专业实践不足,办公室里编制的控制措施往往是纸糊的,员工不满意,质量也不好。

专业的事还是需要专业人员处理(不要只学到形,实际的内含逻辑要明白),安全管理还是做好督查督促专业部门专业人员履职才是正事。

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
解答本文疑问/TPM咨询/5S、6S、现场管理咨询/精益生产管理咨询/互联网交流

郑重申明:华谋咨询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,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!
微信二维码
© 2004-2024 华谋咨询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侵权必究 粤ICP备05099253号 本站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