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知识在线>TnPM课堂>TnPM每周一读丨《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》(七)

TnPM每周一读丨《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》(七)

2023-05-08 16:32:21 栏目:TnPM课堂 查看(163)

第二章 21世纪世界设备管理的新理念

1

第二节 第一节维修工程系统概念

  智利的阿道夫安德列尼等(Adolfo Arata Andreani)提出维修工程化(Engineerization)进展的概念。他们认为,维修工程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:项目、控制和改善。

  项目阶段的基本要求是:确定适合的生产系统维修策略和技术;推进管理与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;优化外协资源的利用;管理好备件与材料。

  控制阶段的基本要求是:检查与开发维修评价和管理程序。

  改善活动的要求是:推动持续改善程序;对维修组织的文化进行引导。

  维修工程概念流程。预防维修水平最低,也是工程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紧急抢修;随着预防维修水平的进步和工程化的进展,分别进入周期预防维修、状态维修、预测维修,最后达到改善LCC、RCM、MC的最高阶段,其中LCC为寿命周期费用,RCM代表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,MC代表维修持续改善。

  当代的维修工程化应该划分为以下阶段:

  第一阶段:系统逻辑描述,设备对企业的功能,逻辑和影响分析;

  第二阶段:从两个输入渠道来采集数据,第一来自设备功能历史记录分析,第二来自基准和生产商说明的数据,掌握设备状况;

  第三阶段:寿命周期阶段确定:通过对曲线调整进行概率分析,建立设备历史表现特征;

  第四阶段:系统分析,确定可靠性,可利用率,维修与失效损失;

  第五阶段:关键性分析,关键部件及其对整个系统影响分析;

  第六阶段:维修策略定义,定性与定量分析某些策略(如预防、预测、纠正性维修),优化其结果;

  第七阶段:改善活动,涉及系统设计和再设计,冗余备份,设备更新和新系统设计

  第八阶段:生产维修计划,程序结束,制定每一具体行动计划;

  第九阶段:改善,在已获得的结果和已进行的推进活动中重新开始的持续改善流程。

  有效维修的基础是通过主计划——维修工程化——分析——维修信息——结果——维修执行的循环和不断改善来实现的。这里,维修工程化是将设备信息按照以上各个阶段的描述作工程化的梳理,最后落实到实施主计划中,然后通过不断地维修实践,对数据进行分析持续地改进和完善。

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
解答本文疑问/TPM咨询/5S、6S、现场管理咨询/精益生产管理咨询/互联网交流

郑重申明:华谋咨询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,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!
微信二维码
© 2004-2023 华谋咨询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侵权必究 粤ICP备05099253号 本站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