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>补齐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短板(金台视线·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③)

补齐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短板(金台视线·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③)

2022-08-12 15:18:47 栏目:行业动态 查看(162)

640 (10)

  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

  修复水毁灾损农业、水利基础设施,加强沟渠疏浚以及水库、泵站建设和管护

  强化农业农村、水利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,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

  ——摘自《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

 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: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,比上年增加143.4万吨,增长1.0%,夏粮实现增产丰收。

  随着夏收逐渐进入尾声,夏播夏管工作压茬推进,秋粮生产进入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。同时,这也是防汛抗旱、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。近期,一些读者来信表示,应当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,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,有效应对干旱、洪涝和病虫害等灾害,保障全年粮食稳产丰产。

  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、应急物资储备和预警机制建设

  安徽寿县一名网友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反映,4月底到5月初,当地经历了两轮大风降雨天气,导致很多已经灌浆完毕的小麦出现严重倒伏现象。河南永城市读者程先生反映,永城市薛湖镇去年降水量较大,玉米地积水本就严重,加上排水沟渠不畅通,导致农田被淹。

  在一些地方遭受洪涝灾害的同时,另外一些地方正受干旱影响。甘肃文县堡子坝镇寺陡坪村舒先生反映,今年降雨偏少,庄稼缺水严重,村民们想尽办法给地浇水,“有些人不得已使用生活用水去浇地”。

  气象变化在所难免,但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长期疏于管护、应急物资储备不足、灾害预警预报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,也是造成灾害损失扩大的重要原因。

  吉林省梨树县读者裴玉文来信表示,今年6月中下旬以来,当地普降大雨,农作物受损严重。裴玉文说,他所在的地区原本有良好的粮食生产条件,几十年前,为治理盐碱地和内涝灾害,举全村之力兴建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,四通八达的排水渠既便利了灌溉,也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。但是,近年来,由于管理不善、私占农田等情况出现,原本运转良好的水利工程遭到破坏,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因此被放大。“农田里的排水渠和村屯里的排水沟缺少整体贯通,雨水稍大一点,田里、村里就积水,一些村民的庄稼绝收或严重减产,村屯房屋也受到威胁。”裴玉文说。

  今年初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,指出要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。修复水毁灾损农业、水利基础设施,加强沟渠疏浚以及水库、泵站建设和管护。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。强化农业农村、水利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,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。

  关于应急物资储备,四川成都市读者向秋建议,应优化配置应急资源,协同高效联动,形成救援合力,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。同时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,争取用最短时间把救灾物资发放到群众手中,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影响。

  部分读者来信反映,气象预警不及时,而且没有专业人员指导,不知道如何利用预警做出判断。对此,湖北枝江市读者张超建议,气象预警应该通知到位,第一时间报告已发生的风险,组织群众有序参与到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中。“可以考虑使用短信、语音提示等方式,强化提示的预报作用。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指导。”张超说。

  普及农药安全使用和科学储粮知识,杜绝人为破坏耕地行为

  水灾、旱灾不仅会直接影响作物耕种,还容易造成病虫害等次生灾害。

  江西赣县江口镇一名村民反映,去年当地红薯减产严重,部分地块甚至绝收,主要原因是虫害严重,收回的作物上全是虫眼。据专家分析,当地红薯减产主要是因为9—10月连续干旱,土壤龟裂,利于甘薯小象甲繁殖,且隐蔽性强,农户没有及时防治。

  喷施农药是抑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方法。部分村民认为大药量才能起到消灭病虫害的效果,用药量往往比实际需要量多出2—3倍。

  河南安阳县读者樊进举来信说,小麦收割后,村民们在田间喷洒除草剂,但使用后的农药瓶随处乱扔。农药废弃物带来的环境影响威胁生态安全,包装中残留的粉剂、颗粒、乳油等化学药剂会对土壤及水源造成扩散污染,持续危害农产品安全。

  对此,吉林辽源市读者杨光安建议,有关部门应当安排技术人员对农药的使用进行科学指导,并向村民普及农药安全使用知识,减少农药产生的副作用。同时,建议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,推广生物防治,减少化肥、农药用量,对农膜、农药包装物及时回收,严格落实回收单位、人员的责任。

  一些人为破坏耕地环境的行为,加重了灾害的损失。有读者来信反映,当地一些农田用来建养殖场,养殖污水经常排放到水沟和农田,致使农田减产,虫害也越来越多。

  洪涝、干旱、病虫害等灾害不仅发生在粮食收获时,也发生在粮食存储过程中。不少村民习惯在家中存粮,向村民普及科学储粮知识具有重要意义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尹小刚表示,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制定存储方案。比如玉米采用籽粒直收,可以直接售卖;而大豆收获时含水率较低,也可以收获后直接送到仓库,减少晾晒环节。对于水稻和小麦来说,配套的烘干设备是关键。同时,建议完善农业附属设施建设,规划仓库、晒粮场等场地,方便农民储粮。

  加强农业保险理赔,建设高标准农田,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

  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帮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。近年来,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较快,但还面临不少问题,农民意愿不强、企业动力不足、政府重视不够等,应当引起重视。

  目前,农业保险理赔金额有限,导致农民不愿参保。四川广安市谯恕香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反映,自己今年初参加了农业保险,本觉得是好事,但交钱后一直没有收到回执单及保险合同。6月,当地遭遇大风大雨天气,田里秧苗被打坏。谯恕香找保险公司理赔,结果却被告知“不符合理赔条件”。甘肃庆阳市白先生称,去年他为种植的300亩白瓜子购买了农业保险,后来由于病虫害导致几乎绝收。但理赔过程中,他与保险公司就保险数额发生分歧,“我多次找保险公司,他们相互推诿, 没有人解决事情,至今也没有理赔”。

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表示,保险金额是影响农民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,若受灾后保险赔偿金额低,兑现不及时,农民参保意愿就会显著降低。而保险公司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,往往不愿意承保风险较高、保费率高或赔付率高的标的,有可能压低赔付,这是农业保险在一些地区发展不快、推广不畅的重要原因。而种粮大户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保积极性较高,他们对于风险管控有更高的需求。

  目前,我国扩大稻谷、小麦、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,基本上可以让投保农户“旱涝保收”,极大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。“但是,个别地方相应补贴资金不能到位,影响到这些产粮大县的投保覆盖率。”庹国柱认为,应该多措并举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。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,同时,各省份的农业保险也应该安排适当的财政补贴资金,对费率实行差异化政策,满足和支持本地的农业保险发展补贴需求。而具体实施时要注意规范参与农业保险活动,杜绝强迫投保、干预定价、截留挪用补贴资金等行为,维护农业保险健康和可持续发展。

  7月22日,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防灾减灾保秋粮丰收工作推进视频会,强调要着眼长远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,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造提升,以提升灌排能力为重点,有针对性地安排建设任务和项目布局。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和机制建设,组建常态化应急服务队,构建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。

  近年来,一些地方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,加强农业气象预警。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推广“早稻早播”气象适用技术,指导农户科学、适时提早播种早稻,有效抵御了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天气影响,实现增产增效。江西省气象部门还利用“互联网+农业”行动,实现“江西微农”与“江西省农业农村”“12316”“江西预警发布”及乡镇气象工作站等平台互联互通,推动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多渠道实时发布,扩大了农业气象服务覆盖面。

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
解答本文疑问/TPM咨询/5S、6S、现场管理咨询/精益生产管理咨询/互联网交流

郑重申明:华谋咨询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,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!
微信二维码
© 2004-2024 华谋咨询技术(深圳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侵权必究 粤ICP备05099253号 本站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